“分数是个宝,志愿得填巧。”高考志愿没填好,会让此前考试的努力大打折扣。志愿填好了,不仅能锦上添花,有时甚至能扭转局势、一招取胜。
6月11日,记者采访了省教育考试院的招考专家,教考生合理、客观地填报高考志愿,提高志愿的命中率。
参加高招咨询会,可以获得更多高校招生信息。
填报志愿原则
学生被录取后不得放弃或改录
填报志愿实际上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签订一种“双向选择”的契约,契约是具有法定效力的。考生如果被志愿中选报的高校录取,就不得放弃录取或改录其他高校。因此,填报高考志愿对考生来说非常重要。
每年在江西招生的普通高校达到1000余所,为了便于不同类型的高校招生,同时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,今年我省高招录取共分8个批次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开始将提前本科志愿由估分填报改为知分填报,这样除自主招生(含艺术特长生、高水平运动员)志愿仍实行估分填报外,其他各批次志愿都实行知分、知线、知位网上填报。
6月16日~18日,取得自主招生(含艺术特长生、高水平运动员)资格的考生估分填报自主招生志愿。
6月28日~7月2日,考生在知分、知线、知位后,于网上填报提前批本科(含外省院校艺术、体育类,部分本省院校艺术类专业,定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医学生)、贫困地区专项定向本科、第一批本科、第二批本科、第三批本科和贫困地区专项定向高职(专科)、提前批高职(专科)、高职(专科)志愿。
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,今年高招填报志愿最大的变化在于,今年6月28日8时-7月2日18时集中填报志愿期间允许考生对填报有误志愿修改一次(自主招生志愿不得修改)。
怎样选报高校?
最想去的放在第一个 保底志愿要100%命中
要填好志愿,先要了解投档的原则。今年,江西文史、理工类第一批、第二批、第三批本科,体育类第二批、第三批本科,美术类第二批本科(本省院校)均实行平行志愿,其他批次仍为梯度志愿。
那么,什么是平行志愿和梯度志愿呢?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,简单地说,平行志愿按“分数优先,遵循志愿”的投档原则,而梯度志愿按“志愿优先,遵循分数”的投档原则。
举例来说,平行志愿中,如果A考生比B考生高1分,先对A考生的4个院校平行志愿进行检索、投档,然后再对B考生的4个平行志愿进行检索、投档。即A考生所报的4个院校志愿中无论先后,都将优先于B考生所报第一个院校志愿被检索、投档。
在填报平行志愿时,要把握哪些基本策略呢?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,平行志愿中并列的多个院校志愿,对招生院校而言,它们没有先后次序,只认准分数高(排名前),就先投谁。但对具体的某个考生而言,这4个院校志愿的位置绝对是有先后次序的,平行志愿的检索、投档是从第一个到第四个依次进行,所以考生填报时应遵循“前高后低”的原则,最想去的学校放在第一个,以此类推,最保守的放在最后。
同时,还要掌握一下一些原则。“博弈在前”:在平行的4个院校志愿中,第一个可以选往年录取分比自己高10~20分的院校进行适度博弈,命中概率1%~10%也值得一冲。
“稳妥为中”:第2、3个志愿应从往年录取分数与自己成绩相近的院校中选择,争取命中。所谓“稳妥为中”,就是第2、3个志愿所选的学校应分别达到50%、80%的命中率。
“保底在后”:最后一所学校,应该在往年录取分数低于自己得分的那些院校中去选报。以防前面所选的3个学校都没能命中时,确保最后还能录取到一所符合自己最低要求的学校,“保底在后”要达到命中率100%。
怎样填报专业?
专业之间要有梯度 不要全填热门专业
高校在安排考生的专业时,一般是根据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设定专业志愿级差,同时参考相关科目成绩。即将所有出档的考生分科类按考分排队,由高到低按照各专业招生计划数依次录取。第一个专业志愿无法满足的,降一个分数级差进第二个专业志愿排队,依此类推。所有志愿都无法满足的,如果服从专业调剂,将由学校根据分数调剂到相应专业。无法满足所填报的专业志愿,又不服从调剂的,做退档处理。
这就要求,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,注意以下几个问题。
专业之间要有梯度。一般每个院校志愿后设有3~5个专业志愿,专业之间应前高后低有梯度,不能全填热门专业,特别是处于低分段的考生,应选报1~2个偏冷的专业保底,避免落选。
同时,还要了解自己计划填报的专业的实质内涵。如专业的培养目标、主干学科、主要课程、研究领域、就业范围等。在选择专业时,应尽可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去选择,有助于今后学好、学深、学业有成。
省教育考试院的专家表示,根据历年以来的经验,专业志愿“撞车”是考生被退档的主要因素,专业已满,不符合专业调剂已成为院校退档的一个最主要理由。所以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,既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意愿,更要保持先后梯度,冷热结合,不能全是热门专业。
此外,还应提前查阅学校招生章程,了解学校录取规则。特别是哪些专业对身体条件、单科成绩、男女比例有特殊要求以及专业级差、学费标准等情况。考生可登录各高校招生网站上网查阅学校招生章程的具体内容。
本科兼报高职(专科)考生如何填志愿?
若上本科很难 可选填一两所高职(专科)学校
今年江西高考首次实行高职(专科)和本科分类考试,因此在志愿填报上有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变化。
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,单报高职(专科)的考生,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,选填合适的高职(专科)学校。本科兼报高职(专科)的考生,如果成绩不太理想,上本科能难,则可以选一两所理想的高职(专科)学校填报。单报本科的考生,也可以填报高职(专科)志愿。由于单报本科的考生成绩一般相对较好,以语文、数学、外语三门课程的总分也可能达到高职(专科)分数线,所以也可以选择填报高职(专科)志愿。
避免这些常见的误区
“巧志愿”要看分数、兴趣、经济条件
填报一个适合考生的高考志愿,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。避免以下常见的误区,有助于考生提高填报志愿的目的性和准确性。
误区一:一门心思奔名校。一些考生在填报志愿时,容易陷入盲目选报“名牌”高校、“在京高校”等。事实上,高考成绩是决定考生填报志愿的最主要因素,考生要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在全省所处的分数排序位置,大致确定能够填报哪些批次和哪些类型的学校。如果随意填报与自身条件相距甚远、不可能被录取的学校,浪费了有可能被其他学校录取的机会。
误区二:父母包办志愿填报。一些父母考虑到就业规划,帮孩子填报一些所谓的“热门”专业。事实上,考生盲目填报了自己不熟悉、不喜欢的院校及专业,对学校情况不了解,入学后大失所望,无心学习,不仅浪费了时间、金钱和精力,还耽误了自己的发展。如果不到学校报到,不仅浪费了学校一个招生名额,而且还影响了其他考生的录取。
误区三:不考虑家庭经济条件。部分考生和家长认为,收费高的学校和专业一定“走俏”,收费低的不行。其实,这种看法不但不准确,而且如果考生家庭经济状况不好,随意填报了一些高收费的学校或专业,难以承担高昂学费,想再进收费较低的学校或专业又不可能,会影响自己继续学习和深造。
误区四:认为服从调剂会吃亏。总有考生和家长认为,服从调剂就会被安排到一些“冷门”专业就读。其实,由于规定填报的几个院校和专业,都是有限的,如在专业志愿栏最后的是否服从调剂其他专业选项,填上“服从”,会扩大自己被录取的机会。如果不填则视为“不服从”,一旦因此被退档,征集志愿所填报的院校和专业可能都不会太理想。
文/记者廖济堂 图/记者许南平